學習筆記

DR. DEAN《網站定位&主題策劃》工作坊心得

學習筆記

DR. DEAN《網站定位&主題策劃》工作坊心得

在去年11月,很幸運地成為 DR. DEAN 品牌創辦人Dean 所舉辦的實體活動《網站定位&主題策劃工作坊》學員之一。這是一場只開放 5 人參加的非公開實作式活動,讓學員參加後直接帶走至少 50 篇核心主題。 真的這麼厲害嗎?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! 這是一堂怎麼樣的工作坊? 由長期分享部落格經營知識與技巧的 Dean 親自擔任講師,利用兩天的時間,協助學員定位個人專業、洞察市場需求,找出最適合學員網站寫的內容主題。 最終目標設定在找出網站定位及內容主題,因此對於學員所處的階段也作出限制--希望是擁有個人專業,希望能提供服務,想要透過網站內容獲取客戶的人。 課程的源起,其實是 Dean 在去年的一個案例實績。他輔導了一位網站設計師 Winnie,透過網站內容的建置,成功地獲取喜歡寫作、但是不擅長或不喜歡設定部落格網站的創作者客戶。(延伸參考:溫研創意– 最懂創作者的設計品牌) Dean 花了兩個月的時間,將當初協助 Winnie 的過程,拆解為一堂方法框架,在這次的工作坊中首次應用在更多人

2023亞洲創作者大會場後心得|剛起步的奈米創作者適合參加嗎?

學習筆記

2023亞洲創作者大會場後心得|剛起步的奈米創作者適合參加嗎?

今年第一次參加了亞洲創作者大會!之前就知道這個活動,但覺得自己還是剛起步的創作者,離免費票資格的創作者門檻還很遠,還是算了⋯⋯今年剛好拿到朋友分享的公關票,所以決定,去看看吧! 什麼是亞洲創作者大會? 身為創作者,如何讓自己能在茫茫創作者海中,被品牌看見,帶來合作機會?亞洲創作者大會,就是其中一個管道,作為自媒體創作者及品牌方的媒合場域。 由專營聯盟行銷的富創藍圖有限公司所舉辦的亞洲創作者大會,於 2023 年邁入第三屆。邀集 15 0家品牌出展,吸引部落客、Youtuber、Instagrammer、團媽等創作者參加。 此外,也邀請許多內容創作、行銷界的大神,或是生態系中關鍵企業的領導者,進行講座分享或研討會交流。 第三屆亞洲創作者大會,於 2023 年 10 月 6 日於大直典華舉辦。設展的品牌涵蓋各種產業,食品、美容、3C電子、居家生活,日常生活中的快消品居多。其他占比較少數的,則有旅行社、理財金融、線上課程平台、

商業思維學院課程心得 | 讓知識有光

學習筆記

商業思維學院課程心得 | 讓知識有光

在Zoom會議室裡,商業思維學院 Gipi 院長跟近兩百多個人在聽一場 30 分鐘的分享會,主講者並不是知名的專家講師,他在三個月前,跟大多數人一樣是個一般職場工作者,不過他透過三個月的時間,仔細盤點自己的經歷,收斂出一個想與大家分享的主題,準備簡報、試講,最後萃煉出一段 30 分鐘的人生精華後,站上舞台分享,並接受 Gipi 老師跟同學們的回饋。 這是線上學習平台商業思維學院今年所推出的新課程,《讓知識有光》計畫。 我也參與了這堂課,解鎖了人生第一次百人演講的里程碑。在這篇心得中,想跟你分享我為什麼想參加《讓知識有光》、這堂課如何進行,以及我推不推薦這堂課。 為什麼我想參加《讓知識有光》計畫? 在學院持續學習了兩三年,其實這陣子都沒有兌換新的課程了。這次決定參加的原因,主要是來自於放在心上的一個煩惱。 在去年初開始寫部落格後,由於寫保健食品這個主題的人並不多,我的文章相對容易被看見,也因此曾被企業邀請進行產業交流。在與對方對談的過程中,我發現,要有系統性地表達自己的專業、給予對方建議,其實並不容

大人學課程心得 | 菁英上班族必備的數據解讀與商業分析力

學習筆記

大人學課程心得 | 菁英上班族必備的數據解讀與商業分析力

上完大人學的 Excel 樞紐課程《菁英上班族必備的數據解讀與商業分析力》後,有一種大大的滿足感,覺得今天的自己已經跟昨天不一樣了,已經從 1.0 版的我進化成 1.5 版了(老師說回去要記得複習,才能變成 2.0 版,我還記得)。 來記錄一下心得,希望對還在對這堂課觀望的人有幫助! 為什麼我想要上這堂課? 主要是來自工作上的需求。我目前的工作內容有幾個特性: 1. 公司還沒有 ERP 系統,一切的事務處理如採購、進貨、客戶資料統整,都以 Office 系列軟體整理。 2. 公司的 B2C 品牌事業起步,雖然一開始訂單量還不多,但主管希望趁早建立起銷售報表觀測的模板,能夠統整電商、實體通路銷售狀況,快速地定期檢視銷售成績。而且希望資料盡可能詳細,能作進一步洞察及分析。 3. 需要進行部門經費管理,紀錄產品成本、營業費用、

《鎖定目標客群的內容行銷思維與工具應用》講座心得

學習筆記

《鎖定目標客群的內容行銷思維與工具應用》講座心得

身為產品開發人,會想了解內容行銷,是因為在保健食品產業,內容行銷已是標配。每個品牌都在努力寫內容,教消費者如何挑選保健食品。加上經營部落格後,也開始學習 SEO 相關知識,知道要作關鍵字研究、有技巧地讓文章得到更好的搜尋排序,增加文章曝光機會。 這次聽好優數位創辦人張瑋容老師的《鎖定目標客群的內容行銷思維與工具應用》講座,主要是想學習真正在行銷領域的專家,是如何看待內容行銷、會應用到哪些工具。 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我從講座學到的三個內容行銷關鍵心法,以及這堂講座的兩個特色。 我從這堂講座學到的三個關鍵心法 內容行銷是在累積數位資產 內容行銷是透過產出有價值的內容,與目標客群溝通。為什麼要做這件事?瑋容老師列舉了許多目的,例如增加品牌信任感、提升知名度、掌握網路產業話語權。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個觀點是,內容行銷是品牌數位資產的累積。 當我們想了解一間公司,第一個行動往往是拿起手機, Google 關鍵字。出現在 Google 搜尋引擎前幾頁的內容,通常就構築了我們對那間公司的初步印象。而

微軟收購動視暴雪|3個為什麼、3個未來想像

學習筆記

微軟收購動視暴雪|3個為什麼、3個未來想像

2022 年 1 月 18 日,微軟宣布收購遊戲發行商動視暴雪。若收購成功,微軟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遊戲公司,重劃遊戲產業版圖。動視暴雪為什麼要賣?微軟為什麼要買?兩家公司合作後,能發揮什麼綜效?這篇文章中,我想與你分享,動視暴雪選擇微軟的三個為什麼,以及對兩家公司合作後的三個未來想像。 動視暴雪:稍微虛胖的遊戲產業龍頭 動視暴雪,是全球遊戲營收排名第五的遊戲開發商。觀察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式、財報、所處產業狀況後,我將動視暴雪的特色歸納於以下三點: 成長趨勢:娛樂界中備受矚目的遊戲產業 市場規模至少 2000 億元的遊戲產業,是娛樂界最大、成長最快的產業。尤其在新冠肺炎影響下,人們花在遊戲上的時間更長。微軟預估目前全球 30 億人的遊戲玩家群體,至 2030 年將成長至 45 億人。在元宇宙話題熱燒下,遊戲產業更被視為虛實間的重要交界。 在如此市場熱度中,大公司們收購動作頻頻,強化自己的地位。新進入者也紛紛加入市場,例如影視串流王

如何應用商業模式九宮格?我的3層實踐與體悟

學習筆記

如何應用商業模式九宮格?我的3層實踐與體悟

什麼是商業模式九宮格 說到商業模式,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呢?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台積電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說, 台積電最重要的創新是「商業模式」與「策略」。 商業模式為「公司處理其與客戶和供應商事務的方式」。 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是以「客戶是誰」而定,不是以產品是什麼。 商業模式理論發展中的重要角色--《獲利世代》作者 Alexander Osterwalder則說, 商業模式是描述組織如何創造價值、傳遞價值給顧客。 Osterwalder 在 2005 年提出商業模式九宮格 (Business model canva),涵蓋九個要素,包括價值主張、客戶區隔、客戶關係、通路、關鍵活動、關鍵資源、合作夥伴、成本結構、收入結構。企業能運用這個模型,視覺化呈現既有的商業模式、打造出新的商業模式,及摸索更多商業可能性。 從第一次認識這個框架,到後續的實際應用,每次跟它接觸,都有新的體悟。 我的3層實踐與體悟 一、理解:

《超級業務的利他人脈學》講座心得

學習筆記

《超級業務的利他人脈學》講座心得

一直有意識到自己對於建立人脈總是會躊躇再三,加上今年作CAT職能訓練測驗時,建立人脈這一項的偏好值低到令人震驚……當看到Gipi說唯賀餐飲吳家德總經理是他見過最擅長建立人脈的人時,便決定參加這場家德老師主講的講座。 講座開始沒多久,好像就能理解為什麼家德老師擅長建立人脈。光是說話的方式,就讓人一直忍不住想要一直聽下去。尤其聽到一個一個案例分享時,更可以感受到老師在與身邊人應對時的真誠與熱情。 我在講座中學到的3件事 人脈跟人緣是不一樣的 以前的認知是,要建立人脈,讓人脈來幫助自己。不過人脈跟人緣其實是不一樣的,人脈是「你認識多少人」;人緣是指「讓多少人喜歡你」。認識多少人並不是重點,讓更多人喜歡自己,通常才是想要拓展人脈的真正目的。人緣好,才能真正地從彼此的互動中,去付出以及收穫。 老師也講了一些實際與人互動時的技巧。例如初次見面時,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。不要一開始就問私人的問題,藉由大眾化議題切入,聚焦式升溫,最後以讚美收尾,讓一次互動完美結束。 我反思過去與人互動的經驗,由於我是不

《量化行銷的流量思維》講座心得

學習筆記

《量化行銷的流量思維》講座心得

聽講動機:身為保健食品 RD,為什麼對行銷有興趣? 在台灣 OEM、ODM 代工廠的一條龍強力支援下,保健食品產業新進入者的產品研發門檻並不高,使得市場競爭相當激烈。此外,保健食品能差異化之處不大,例如仔細觀察益生菌產品,可以發現專利菌株、益生元添加、包埋技術、高菌數、各項檢驗合格等已經成標配。單靠產品差異化,很難脫穎而出。 產品力難以簡單分高下,那麼決勝回合就到了「行銷溝通」。這個產品安不安全?吃下去到底有沒有效?這個價錢真的值得嗎?這些訴求,可以透過行銷來好好地溝通傳達。 然而,對於傳產性質為主的食品產業來說,行銷常常被認為是「無法保證實質成果」、「把錢丟到海裡」。作為食品科技背景出身,很希望能多多學習行銷相關概念跟知識,運用在內部溝通中,讓公司策略能順利將好產品觸及更多消費者! 我在《量化行銷的流量思維》講座中學到的三件事 這次報名商業思維學院的主題講座,由 KKday 營銷長黃昭瑛 (Yuki) 所帶來的《量化行銷的流量思維》。主要是想了解,行銷的量化思維是什麼?在商業開發的過程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