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思考整理學》|這樣思考,人生就不一樣

2007 年,日本岩手縣澤屋書店。不到三十歲的店員松本大介,最近有個煩惱,那就是「思考」到底是什麼?突然間,他的目光停在架上的一本書。好奇地拿起來翻閱,翻著翻著,他覺得腦海中有什麼開始清晰了起來。 如果早點遇到這本書,該有多好! 他把這句話寫成文案,向來書店的人們推薦這本書。這句話的魔力吸引了不少年輕人,後來連出版社也把這句話印在書腰上,結果在日本全國書店引爆銷售熱潮,銷量從 17 萬本激增至 50 萬本。 這本書就是思考整理學。 距離當時十五年過去了,為思考而苦惱的人應該不減反增,因此這幾年網路社群的閱讀心得中,各種筆記術、學習法、輸出法的書籍,才會討論熱度這麼高吧!

保健食品命名怎麼想?這三個面向別忘記

你在餐廳點了一道 200 元的中式燉肉末佐青蔥蔬菜細麵,結果一碗陽春麵端上桌。好吧,似乎也沒什麼錯?這就是取名的魔力。好的命名會是產品的漂亮點綴,然而保健食品是個比較不一樣的產業生態,保健食品命名怎麼想?除了為產品畫龍點睛,還有幾個面向需要留意,才能更賺錢同時不被罰錢。 不侵權:先作商標前案檢索 市面上的保健食品產品命名,主要可以分成兩種路線。 第一種是用功效相關字或是發音,創造出一個獨特造語,例如「益暢敏」、「視易適」。 如果想要給產品一個特別的造語名,別忘了把「商標」這件事放在心上。只要是有識別性的文字、圖形,都屬於商標的範疇。在發想產品命名時,可以先在 智慧局商標檢索系統 查詢有沒有類似的已註冊商標;

常見保健食品趨勢資料有哪些?教你看懂4種報告類型

拜網路所賜,身在保健食品產業的我們,可以在網路搜尋到許多珍貴的保健食品趨勢資料,作為產品開發的參考。然而,根據資料類型不同,應用方向也會不一樣。對於各種資料的研究手法有基本認識,才能從中有所洞見,真正轉化為行動! 這次想跟你分享常見的保健食品趨勢資料。看完這篇文章,你將會了解四種易入手的保健食品趨勢資料類型、解讀時的重點,以及可以如何運用。 1. 專家觀點報告 這裡的專家觀點報告,包括來自研究機構、市調公司、企業、業內人士的分析及評論。在看這類資料時,有兩個面向值得我們多多觀察。 案例:看其他人正在做什麼 專家報告的重要基底通常包括市場新品動態、大公司策略布局、受關注的新創。 以台灣食品市場來說,市場趨勢大約比國外慢一到兩年,甚至更久。因此,

《正念減壓的訓練》|一個平凡上班族的冥想初學紀錄

看到韓劇《海岸村恰恰恰》的尹醫生因為洪班長而心煩意亂,於是開始冥想的橋段時,感受到冥想真的成為愈來愈多人的日常了!養成冥想習慣是我今年的目標之一,然而冥想初學之路並不容易。 一開始的我看到冥想似乎有不少好處,於是在網路上找了許多教學、引導音檔,執行起來卻覺得似懂非懂,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正確、也感受不到效果,最後不了了之。 直到今年初,閱讀了《正念減壓的訓練》後,我才覺得自己真正開始認識冥想。我想透過這篇文章,跟你分享我的練習動機、對我有重要啟發的幾個概念、實踐心得以及給你的小小建議。 為什麼開始冥想:這些書,都提到了冥想的好處 閱讀時,發現在談時間管理、人生心態的書中,不少本都提到冥想可以帶來的生活正面改變。我試著從中歸納以下幾個練習冥想的好處: 提升專注力,帶來更好的工作品質

《鎖定目標客群的內容行銷思維與工具應用》講座心得

身為產品開發人,會想了解內容行銷,是因為在保健食品產業,內容行銷已是標配。每個品牌都在努力寫內容,教消費者如何挑選保健食品。加上經營部落格後,也開始學習 SEO 相關知識,知道要作關鍵字研究、有技巧地讓文章得到更好的搜尋排序,增加文章曝光機會。 這次聽好優數位創辦人張瑋容老師的《鎖定目標客群的內容行銷思維與工具應用》講座,主要是想學習真正在行銷領域的專家,是如何看待內容行銷、會應用到哪些工具。 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我從講座學到的三個內容行銷關鍵心法,以及這堂講座的兩個特色。 我從這堂講座學到的三個關鍵心法 內容行銷是在累積數位資產 內容行銷是透過產出有價值的內容,與目標客群溝通。為什麼要做這件事?瑋容老師列舉了許多目的,例如增加品牌信任感、提升知名度、掌握網路產業話語權。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個觀點是,內容行銷是品牌數位資產的累積。 當我們想了解一間公司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