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ber Hsiao

Amber Hsiao

喜歡策略規劃的解構者。相信行銷可以是系統,品牌背後是洞察。 市場分析|產品企劃及行銷|新事業開拓|專案管理

常見保健食品趨勢資料有哪些?教你看懂4種報告類型

拜網路所賜,身在保健食品產業的我們,可以在網路搜尋到許多珍貴的保健食品趨勢資料,作為產品開發的參考。然而,根據資料類型不同,應用方向也會不一樣。對於各種資料的研究手法有基本認識,才能從中有所洞見,真正轉化為行動! 這次想跟你分享常見的保健食品趨勢資料。看完這篇文章,你將會了解四種易入手的保健食品趨勢資料類型、解讀時的重點,以及可以如何運用。 1. 專家觀點報告 這裡的專家觀點報告,包括來自研究機構、市調公司、企業、業內人士的分析及評論。在看這類資料時,有兩個面向值得我們多多觀察。 案例:看其他人正在做什麼 專家報告的重要基底通常包括市場新品動態、大公司策略布局、受關注的新創。 以台灣食品市場來說,市場趨勢大約比國外慢一到兩年,甚至更久。因此,

《正念減壓的訓練》|一個平凡上班族的冥想初學紀錄

看到韓劇《海岸村恰恰恰》的尹醫生因為洪班長而心煩意亂,於是開始冥想的橋段時,感受到冥想真的成為愈來愈多人的日常了!養成冥想習慣是我今年的目標之一,然而冥想初學之路並不容易。 一開始的我看到冥想似乎有不少好處,於是在網路上找了許多教學、引導音檔,執行起來卻覺得似懂非懂,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正確、也感受不到效果,最後不了了之。 直到今年初,閱讀了《正念減壓的訓練》後,我才覺得自己真正開始認識冥想。我想透過這篇文章,跟你分享我的練習動機、對我有重要啟發的幾個概念、實踐心得以及給你的小小建議。 為什麼開始冥想:這些書,都提到了冥想的好處 閱讀時,發現在談時間管理、人生心態的書中,不少本都提到冥想可以帶來的生活正面改變。我試著從中歸納以下幾個練習冥想的好處: 提升專注力,帶來更好的工作品質

《鎖定目標客群的內容行銷思維與工具應用》講座心得

身為產品開發人,會想了解內容行銷,是因為在保健食品產業,內容行銷已是標配。每個品牌都在努力寫內容,教消費者如何挑選保健食品。加上經營部落格後,也開始學習 SEO 相關知識,知道要作關鍵字研究、有技巧地讓文章得到更好的搜尋排序,增加文章曝光機會。 這次聽好優數位創辦人張瑋容老師的《鎖定目標客群的內容行銷思維與工具應用》講座,主要是想學習真正在行銷領域的專家,是如何看待內容行銷、會應用到哪些工具。 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我從講座學到的三個內容行銷關鍵心法,以及這堂講座的兩個特色。 我從這堂講座學到的三個關鍵心法 內容行銷是在累積數位資產 內容行銷是透過產出有價值的內容,與目標客群溝通。為什麼要做這件事?瑋容老師列舉了許多目的,例如增加品牌信任感、提升知名度、掌握網路產業話語權。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個觀點是,內容行銷是品牌數位資產的累積。 當我們想了解一間公司,

台灣保健食品市場規模有多大?這些地方告訴你|2022最新

市場規模,是在新產品開發前期相當重要的評估指標。同樣身在保健食品產業的你,也曾經跟我一樣,為了找最新的台灣保健食品市場規模資料,在 Google 漫漫搜尋嗎?這篇文章中,我將從擔任食品產業分析師兩年、以及在保健食品業界的經驗,跟你分享如何取得可信賴、具參考價值的保健食品市場規模資料。 為什麼要知道市場規模 有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,在某場求職面試時,老闆走進來、坐下,開啟談話的第一句,就是問我「台灣保健食品市場有多大?」。 剛進入職場時,對於市場規模這幾個字其實沒有太大感覺,總覺得很遙遠。後來漸漸體悟到,為什麼從老闆到基層都該關心市場規模。 1. 評估新事業可行性:營收跟獲利,無庸置疑是事業營運的重要目標。由於每個產業的樣態都不一樣,簡單來說,就是當想吃一塊餅時,

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?》|用3個問題不忘人生初衷

最近許多自我成長課程,都強調要用經營公司的理念來經營人生,例如大人學《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》、商業思維學院《做自己生命的CEO》。因此看到這本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?》,作者是以「破壞式創新」理論聞名的哈佛商學院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 時,就相當好奇這位企管大師會如何談人生經營。 在哈佛商學院有個傳統,教授會在每學期的最後一堂課,送給學生一段故事、一段人生省思。而這本書,就是 Christensen 給學生們的最後一堂課,也是他認為最重要的一堂。 這本書,由他在課堂上請學生思考的三個問題展開。看完後,其實無法馬上知道問題的答案,但你可以得到切入的方向,把這三個問題放在心上,時時覆盤自己的人生量尺。這三個問題分別是什麼呢? 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