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心得

好書推薦 | 2021年最喜歡的8本書

又到了年度結算時間!2021年共閱讀了22本書,發現自己的閱讀書單其實圍繞著六大領域,包括人生整理、目標設定、深度工作、投資理財、行銷文案、企業案例。從22本書中,選出8本我最喜歡的好書推薦。來看看有沒有你的書單新候選吧! 情緒致勝:感激、同理與自豪的力量 過去總有這樣的印象:理智能幫助我們做出對未來好的決定;情緒會讓我們做出可能後悔的決定,太情緒化是不好的。 這本書的開頭就顛覆了我的想法。如果理智有效,那我們為什麼總是達不成目標?明明規律運動能減重、避免腰酸背痛、增進心肺能力,為什麼我們會選擇窩在沙發上吃洋芋片? 有些情緒的確讓我們傾向選擇短期需求及欲望。但也有些情緒能幫我們成功追求自己的目標!例如感激、同理心、自豪,可以幫助我們更重視長遠的付出跟回報,願意為了未來的利益而努力。

《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》:改版我的數位大腦

閱讀動機:數位筆記控追求進化之路 電腦玩物是我的 Evernote 啟蒙,到現在使用已將近四年。雖然現在許多人跳槽到 Notion,但我還是離不開 Evernote 強大的搜尋功能。前兩年,主要利用擷取功能,將 Evernote 作為個人資料庫,將想留存的資料依屬性以記事本進行分類。 在踏進職場後,第一份工作需要收集大量的資訊,這部分我同樣仰賴 Evernote;但跟以前不一樣的是,我需要將這些資料化為常態產出或運用於專案當中。 當資料需要化為任務且具時效性時,當一份資料想多處運用一魚多吃時,原先的記事本分類方式沒辦法滿足我的需求,常常面臨不知道怎麼分類才好的情境,以致於我的 Evernote 記事資料開始混亂。 我希望它不只是資料庫,最好還能幫助我篩選、思考、

推薦書單 | 2020年最喜歡的8本書

2020 年,感謝電子閱讀器跟 iPad 在閱讀之路的陪伴,也感謝《我的書櫃爆炸了》 LINE 群組,讓我有源源不絕的書單,並持續一個月至少分享一篇簡短心得的習慣。 2020 年總共讀了 26 本書,從中選出 8 本推薦書單,跟大家分享。 1. 原子習慣: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很多人不陌生的排行榜常勝軍!之前看過「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,那樣生活?」,認識了習慣養成的循環系統,從許多案例了解習慣的影響力;原子習慣很適合在其後閱讀,以個人為出發點,作為一本化為實際行動的指南。讀完後,我最常回想起的三個觀點:

《我與貍奴不出門》|將日常切磨為寶石的散文集

平時都用閱讀器及iPad閱讀。用iPad閱讀時,閱讀跟社群媒體的界線模糊,讓我總是比較容易心浮氣躁。但閱讀《我與貍奴不出門》,卻讓我自然而然地沉下心,細細咀嚼著一字一句。 我喜歡她對於獨處的詮釋。 我總疑惑著自己是否太喜愛獨處,缺乏走出門外與人互動的動力。而她說,她也是在群體中呈漏電狀態的類型。她說獨處是牽涉精神與安全感的問題。非常現實,談的是健康與經濟的條件,是不過度旺盛也不衰弱的體力。一切成本和擁有良伴同樣地高昂。 我恍然大悟,或許我對於獨處這件事有些妄自菲薄,把星星的點與點連線可以有無限的想像與故事,但繁星點點亦是風景,可以選擇並保有不同角度的美,是一件多麼珍貴的事情。 我喜歡她描述一人旅行這件事。 每每跟人說起我超喜歡一個人去國外旅行,總是引起對方的驚呼。而她也是喜歡的,她形容,那是唯一一個不會有人隨時與你講母語、不會有人隨時與你談過去、不會有人提醒你本來是誰的時空。任何型態的旅伴都將破壞這完美的真與完美的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