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不該轉職?我與 AI 一起梳理想法的過程

該不該轉職?我與 AI 一起梳理想法的過程

每次考慮轉職時,心中總有各種聲音在拉扯。

理性的聲音說,工作穩定、薪水也不差,下一個真的會更好嗎?

感性的聲音說,我真的還有熱情嗎?這真的是我想做的事情嗎?

這次,我試著讓 ChatGPT 成為職涯相談夥伴,幫助自己理清思緒。


為什麼我會有想轉職的念頭?

想轉職的念頭,通常來自某種不滿或不快樂。

於是我先問:

即使工作有所突破時也感受不到快樂,可能是哪些原因?

ChatGPT 給了幾個選項,其中第一個「成就感與內在價值觀不一致」,是我覺得特別有興趣的地方。

這讓我想到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?》這本書中,作者提到一個希望大家思考的問題--如何知道自己這一生會堅守原則,以免除牢獄之災?

作者會有這個省思,來自於看到哈佛商學院的優秀同學,當上安隆企業執行長、坐擁高年薪,後來卻成為醜聞案的主角,因詐貸、財務造假等罪嫌起訴。

他心中非常感慨,避免人生走至歧路的分界點,到底在哪裡?而他的答案是,找到自己的原則,擁有面對人生的價值觀。

我的人生價值觀是什麼呢?於是我又針對這部分繼續問了:

根據你對我的了解,我的內在價值觀有可能是哪一些?

如果你也是每天跟 AI 大量對話的人,使用「根據你對我的了解......」這個提示詞,通常都能獲得滿有參考價值的答案!

果然 ChatGPT 基於我們之前的對話,幫我列出了幾個可能的重視價值觀,並且透過詞彙表,設計幾個小問題,幫我確認這些是不是我真正重視的。

於是我便跟著他的指引,釐清自己的價值觀排序。這是我最後整理出的價值觀輪廓:

  • 挑戰 (Challenge)
  • 穩定 / 安全感 (Stability / Security)
  • 學習 / 探索 (Exploration)
  • 條理 / 系統性 (Structure / Clarity)
  • 影響力 (Impact)

也就是說,對我來說,我重視的是,勇敢挑戰,但要穩定有序;持續學習,但追求實際影響。

而知道自己重視的價值觀後,就可以反推出自己不開心的感覺,是因為跟哪些價值觀牴觸。每當感到低落或焦慮時,看一下這個表,會發現命中率其實滿高的!

感覺
可能踩到的價值觀
自我提問
很忙但沒成就感
影響力、挑戰
這件事真的重要嗎?對誰有影響?
覺得混亂、焦躁
條理 / 系統性、穩定
計畫清楚嗎?有沒有回到架構思考?
感覺卡住、沒動力
學習 / 探索
最近有學到新東西嗎?還是陷入重複?
太多變動、焦慮不安
穩定 / 安全感
有哪些是我可以掌控的?有備案嗎?
事情太簡單、無趣
挑戰
我要不要主動爭取更有挑戰性的任務?

用檢測表客觀分析現況

在釐清內在動機後,我開始從更理性的角度檢視現在的工作。

在了解自己重視的價值觀後,我推測自己遇到的最大瓶頸可能是學習曲線趨緩、感覺自己沒有成長。

於是我繼續往這個方向思考:

根據你對我的理解,你覺得我在工作上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難?
你是一個職涯顧問,請問我問題,判斷我的工作是否還具有自我成長性?

於是 ChatGPT 以我重視的價值觀為基底,用五個面向,幫助我思考一份工作是否仍有成長性。包括學習曲線、影響力累積、舞台大小、決策權限、成就感。

評估面向
說明
學習曲線
是否還能獲得未來 3 年有用的新能力?
影響力累積
成果是否能成為履歷上的戰績?
舞台大小
兩年後能否想像自己有更大的影響範圍?
決策權限
是否有足夠自主性去推動想做的事?
成就感
每天的工作是否讓你覺得有價值與意義?

可以進一步用分數評量的分數來評估,為每一項打了 1–5 分 (1 = 幾乎沒有,5 = 非常明顯) ,並在旁邊註記具體例子,進而判斷目前的工作是否還有成長性。

透過這樣的檢測表,幫助我用更多面向來思考、評估,我的職涯是否需要轉場,還是可以在原崗位繼續努力。


當理性分析完後,還是會不安

經過了內在價值觀的釐清,以及對於工作的分析後,下一步該怎麼走,其實已經能夠有頭緒。

但即使如此,真正在下決定的時候,內心還是會感到不安。

這時也可以試著跟 ChatGPT 聊聊,來紓解你的不安。這也是 AI 能大大派上用場的的應用方式,給予你滿滿的情緒價值,不用害怕丟臉。

我很老實地跟 ChatGPT 說,我知道哪個決定能讓自己感受到快樂,但又怕那個決定是錯的。

它提醒我,不安本身並不代表決策錯誤,而是我的「穩定 / 安全感」這個價值觀在動搖。

我想到矽谷阿雅《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》書中提到的一個思考方式,當面臨選擇時,試著問自己,最糟的情況是什麼?我承擔得起這個風險嗎?我能不能接受?如果可接受,就去吧!


AI 不能替你決定,但可以幫助你思考

回頭看這段過程,ChatGPT 並沒有替我決定怎樣做比較好。

尤其職涯的規畫要考慮太多的因素,個人成長、家庭、產業、居住地區等等,我們沒辦法將所有細節都提供給 ChatGPT,最終還是要回歸自己的思考。

ChatGPT 扮演的角色是,協助我們將模糊的情緒,轉化成具體的文字。把主觀的煩惱,拆解成可評估的面向。

透過這樣的思考過程,即使結果未知,至少做完決定後,心裡是踏實的。

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「要不要轉職」,除了跟身邊的人聊聊、找職涯顧問外,也可以試著打開 ChatGPT,從一句「我最近工作覺得不太開心」開始。

Amber Hsiao

Amber Hsiao

喜歡策略規劃的解構者。相信行銷可以是系統,品牌背後是洞察。 市場分析|產品企劃及行銷|新事業開拓|專案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