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客旅程地圖完整教學:從理想到真實,畫出最關鍵的顧客體驗

顧客旅程地圖完整教學:從理想到真實,畫出最關鍵的顧客體驗

你知道客人是怎麼知道你的嗎?你知道你跟客人的哪個接觸點,是讓客人決定買你的關鍵嗎?顧客旅程地圖,能夠幫你釐清答案。

顧客旅程地圖是什麼

顧客旅程地圖 (Customer Journey Map) 是指,將客人從認識品牌、產生興趣、到最後決定購買產品的整個過程,畫成一張階段性的地圖。

這張地圖會明確標示出,顧客在每個階段的具體行動、透過哪些管道接觸你的品牌,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的情緒和感受。你可以想像成一場旅行:

  • 顧客是旅人
  • 你的品牌是一個風景區
  • 顧客在旅途中會不時駐足、停靠
  • 心情會有起伏變化,有時開心、有時不太滿意

顧客旅程地圖的主要組成

1. Persona 顧客輪廓

出去玩時,長輩喜歡的景點跟小孩喜歡的景點,可能完全不一樣。顧客旅程地圖也是如此,不同的客人,會有不同的接觸點、不同的感受。

所以在畫顧客旅程地圖時,記得先想好一個前提--這張地圖是為哪一類客人設計的? 可以試著描述他的年齡、性別、職業、消費習慣、需求和目標,設定好顧客輪廓 (Persona)。

這樣做的目的是,讓團隊能聚焦在特定族群的實際體驗,畫出更精準的顧客旅程圖,而不是模糊的「全部顧客」。

2. 旅程階段 (Stages / Phases)

客人從第一次接觸品牌到成為忠實客戶,會經過幾個主要階段:

    • 認知 (Awareness)
    • 考慮 (Consideration)
    • 購買 (Purchase)
    • 使用 (Usage)
    • 回購 (Retention & Advocacy)

這些階段,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劃分不同時期的顧客需求與行為。

3. 接觸點 (Touchpoints)

指顧客在不同階段與品牌互動的接觸點,例如:

線上:官網、網路廣告、社群平台、電商平台
線下:門市、活動現場、公車廣告

4. 顧客行為 (Customer Actions)

顧客在該階段會做的實際動作,例如:

  • 上網搜尋評價
  • 比較不同品牌價格
  • 試用產品
  • 問客服問題
  • 下單購買
  • 在社群分享心得

5. 顧客想法與感受 (Thoughts & Emotions)

顧客在每個階段的心理狀態與情緒變化,可能是:興奮、猶豫、疑惑、滿意、失望。 這些情緒可以用文字描述,也能用情緒曲線 (Emotion Curve) 來視覺化呈現。

6. 痛點 (Pain Points)

顧客在過程中遇到的阻礙、疑慮,以及期望被滿足的需求,例如找不到完整的產品成分、退貨流程太複雜等。

為什麼顧客旅程地圖重要

為什麼我們要花時間去畫這張地圖?因為我們需要了解客人們:

  • 他們如何認識你的品牌?
  • 他們在購買過程中的真實想法是什麼?
  • 他們在什麼地方感覺開心?什麼地方又感到困惑?

如果不清楚這些事情,行銷策略可能會偏離,甚至完全偏離顧客真正想要的東西。

比方說,你花大錢做了台北捷運車站廣告,但你的客群其實居住在中南部居多,真正讓顧客決定購買的因素,是線上廣告推播、朋友的口碑推薦。

你的捷運廣告,根本不是顧客旅程中的有效接觸點。那麼捷運廣告的錢是不是其實可以省下來?

透過顧客旅程地圖,我們能更準確地調整資源和策略,讓顧客一步步走向品牌。

顧客旅程地圖怎麼做

比較少人提到的是,顧客旅程地圖分為兩種,理想中的顧客旅程地圖,以及實際的顧客旅程地圖。

理想中的顧客旅程地圖:行銷策略檢視

首先,可以先從「理想中的顧客旅程地圖」開始,用來檢視自己現有的行銷策略是否完整。

  1. 設定好顧客輪廓。
  2. 將你目前的行銷策略、廣告、網站、門市等接觸點列出來。
  3. 思考每個行銷策略的目的,填入各階段中。例如電視廣告是為了讓更多人「認知」到品牌、 Dcard 論壇口碑是為了在「考慮」階段的客人能搜尋到。

填完後,就能夠攤開來檢視從「認知→考慮→購買→回饋」的每一個階段:

  • 在認知階段,有做足夠的曝光嗎?
  • 在考慮階段,提供了足夠的評估資訊嗎?
  • 在使用階段,客人對產品本身滿意嗎?
  • 在購買階段,購買流程是否順暢?
  • 在回購階段,是否有提供讓顧客再回頭的誘因?

透過這樣的整理,很容易就能看到哪些地方資源充足,哪些地方還需要補強。

這張理想的顧客旅程地圖,就像行銷策略自我檢視的指引,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調整方向。

實際的顧客旅程地圖:傾聽顧客的真實聲音

理想是一回事,真實狀況往往是另外一回事。 你理想中的顧客旅程地圖,可能跟顧客真實的感受大不相同。

實際的顧客旅程地圖,必須透過訪談、問卷或直接跟顧客交流,了解他們真實的購買經驗。記錄他們的行為、情緒變化、關鍵時刻與重要接觸點。

最後可以比對理想與實際的兩張圖,找到差異與不足的地方。

或許品牌想強調的是「信任感」,可是實際上,顧客在購買前還是覺得有點不安。

或許你主要資源都放在線上廣告上,結果客人決定購買的原因,卻都是因為門市店員講解得很好。

這就代表你在網路廣告上的資源,可能需要重新調整,門市的服務反而是應該更加強化的關鍵點。

透過訪談或其他方式,將實際顧客的感受一一記錄下來,你可能會發現:

  • 某些顧客旅程路徑,更容易培養出忠誠顧客。
  • 某些路徑,則容易讓顧客感到困惑,甚至流失。

透過這些真實的資料,你才能真正知道你該往哪裡調整資源。

畫顧客旅程地圖的注意事項

給準備開始畫顧客旅程地圖的你,幾個小提醒:

理想地圖、真實地圖都要畫

這兩種地圖的用途完全不同,前者用來檢視策略,後者用來傾聽顧客真實感受。尤其真實顧客旅程圖一定要從真實顧客的聲音與回饋開始,不能只坐在辦公室想像。

定期更新地圖

隨著行銷策略調整,顧客的旅程可能會有所改變,建議每半年到一年重新檢視、更新一次。

找出顧客「峰值體驗」

從顧客旅程中,找到客人感受最好的關鍵時刻,並且想辦法持續放大這些體驗,就有機會讓顧客更願意推薦與回購。

結語:透過顧客旅程地圖,檢視品牌跟客人的互動

畫顧客旅程地圖看起來不難,不過當你實際著手去做,會發現它能夠提供比預期更多的洞察,幫助你更了解客人,做出更有效益的資源分配。

這是一個不論是中小型企業還是大型品牌,都適用的框架。如果你的品牌還沒有這張地圖,不如現在就試試看吧!

Amber Hsiao

Amber Hsiao

喜歡策略規劃的解構者。相信行銷可以是系統,品牌背後是洞察。 市場分析|產品企劃及行銷|新事業開拓|專案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