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搜尋保健食品市場趨勢,一定會一再看到四個字:腸道菌相。腸道菌相是何方神聖,在保健食品產業中如此備受矚目?它可以怎麼運用在保健食品開發中呢?從近期看到的幾個日本應用案例,與你分享。
為什麼腸道菌相很重要
細菌其實不可怕,而且還是與我們共存的好夥伴。每個人體內約有 100 兆個菌,換算下來,你的體重有 2 kg 都是來自這些菌。其中 95% 的菌都住在大腸裡,我們統稱它們為腸道菌相。
這些菌的生長、代謝,跟我們體內的各種生理機制息息相關,可以說是關乎調節生理平衡的大生態系。如果其中壞菌比例較高,容易引起體內的發炎反應,根據種種文獻,可能影響的層面包括大腦神經退化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
子彈筆記是紐約一位設計師 Ryder Carroll 所設計出的記事系統。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他,僅用一支筆、 一本空白筆記本,就大幅改善自己的專注力及生產效率。
他在著作《子彈思考整理術》中,完整公開這套筆記方式。這本書在台灣也相當熱門,我在 HyRead 電子圖書館預約這本書,大概過了一兩年,才終於輪到我借閱……而這時,也剛好是我子彈筆記入門滿一年。
這段期間,陸陸續續在網路上看了不少介紹子彈筆記的影片以及文章。即使已對整個概念有初步了解,這本創始人所寫的始祖書,仍然給了我許多啟發。
跟你分享一下三個,持續實踐子彈筆記的心態練習。
筆記前:數位?紙本?小孩子才做選擇
入門子彈筆記,最常見的疑問之一就是:
參加展會是獲得曝光、大量連結產業人脈的好方法之一。然而參展並不是報名之後,就等著當天出現在現場這麼簡單!在這篇文章中,我從自己的經驗,跟你分享過去踩過的坑。究竟從決定參展到展會正式登場的期間,可以注意哪些事,讓你第一次參展規劃就上手?
評估參展效益
首先第一個要思考的,就是公司參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。是希望可以認識到更多企業客戶?找到更多合作伙伴?還是加強對一般消費者的曝光?先確定參展目的,篩選適合的展會,才能進一步評估效益,或是思考有沒有能達到同樣目的、又更省錢省力的方法。
以我所處的保健食品產業來說,大型台灣國內展覽例如每年七月的亞洲生技保健大展,是許多原料商、品牌商的參展首選。更偏生技、醫療領域的廠商,則可能選擇參加十二月的 Healthcare+ 台灣醫療科技展。近兩年保健食品學會也在積極辦理精準保健營養食品展,希望開拓保健食品展會的新版圖。
另外,
2007 年,日本岩手縣澤屋書店。不到三十歲的店員松本大介,最近有個煩惱,那就是「思考」到底是什麼?突然間,他的目光停在架上的一本書。好奇地拿起來翻閱,翻著翻著,他覺得腦海中有什麼開始清晰了起來。
如果早點遇到這本書,該有多好!
他把這句話寫成文案,向來書店的人們推薦這本書。這句話的魔力吸引了不少年輕人,後來連出版社也把這句話印在書腰上,結果在日本全國書店引爆銷售熱潮,銷量從 17 萬本激增至 50 萬本。
這本書就是思考整理學。
距離當時十五年過去了,為思考而苦惱的人應該不減反增,因此這幾年網路社群的閱讀心得中,各種筆記術、學習法、輸出法的書籍,才會討論熱度這麼高吧!
你在餐廳點了一道 200 元的中式燉肉末佐青蔥蔬菜細麵,結果一碗陽春麵端上桌。好吧,似乎也沒什麼錯?這就是取名的魔力。好的命名會是產品的漂亮點綴,然而保健食品是個比較不一樣的產業生態,保健食品命名怎麼想?除了為產品畫龍點睛,還有幾個面向需要留意,才能更賺錢同時不被罰錢。
不侵權:先作商標前案檢索
市面上的保健食品產品命名,主要可以分成兩種路線。
第一種是用功效相關字或是發音,創造出一個獨特造語,例如「益暢敏」、「視易適」。
如果想要給產品一個特別的造語名,別忘了把「商標」這件事放在心上。只要是有識別性的文字、圖形,都屬於商標的範疇。在發想產品命名時,可以先在 智慧局商標檢索系統 查詢有沒有類似的已註冊商標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