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心得

推薦書單 | 2023年最喜歡的5本書

閱讀心得

推薦書單 | 2023年最喜歡的5本書

2023 年閱讀了 15 本書,跟前兩年相比略有減少,因為今年有意識地放慢閱讀的步調。告訴自己重點不是讀了幾本,而是從幾本中有所收穫。從中精選出我最喜歡的5本,與你分享!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 有一次跟朋友約吃飯,她抱怨著她的主管:「我找主管討論事情,他說這種小事,你不能自己決定嗎,連這都要來問我。結果下次我真的自己決定時,他又生氣說,為什麼你不先跟我討論就決定了。他到底是想怎樣!!」 感覺說什麼錯什麼,做什麼錯什麼。於是這位朋友現在採取擺爛模式,等主管叫她做事她再做,不再積極說出想法。 當提出想法,主管的反應是翻臉或輕蔑時,漸漸地大家就會變得選擇沉默。員工看到錯誤不敢說,反正說了也沒人理,團隊的未來可能就這樣被扼殺了。 這其實是一個缺乏心理安全感的團隊。「心理安全感」,近年來在管理領域討論熱度相當高,指的是讓員工們覺得在一個團隊中說出任何意見都能夠被尊重,不會被當作是笨問題,不會被指責。 擁有安全感的環境,能讓員工們勇於提醒自己所看到的風險,降低工作失敗。 這本書作者就是提出「心

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》|理想生活的關鍵心態養成

閱讀心得

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》|理想生活的關鍵心態養成

追蹤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已久,我一直很佩服身為科技業主管的他,居然還能在爆肝生活中堅持閱讀、每週撰寫一篇讀書心得。我也非常好奇他後來毅然決然離開科技業,放棄人人稱羨的高收入,轉向自媒體的心路歷程。因此當瓦基宣布要出書時,我就一直將這本書放在口袋書單之中。 瓦基的閱讀心得有一個特色,就是他不只是整理書摘,還會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實踐。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》也是這種風格,就像是瓦基的閱讀大事紀,寫他受到了哪些書影響,開始選擇寫讀書心得,如何發展成 Podcast,又如何決定全職投入自媒體經營。 這整個過程,就是瓦基邁向理想生活的大型閱讀實踐紀錄。 自主人生關鍵一: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在影響瓦基很深的一本書《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》中提到,通往非凡成功的平凡之道的三要素是製作免費、有價值且一致的內容。當中最難的部分就是「保持一致」。 瓦基就是這句話的成功案例之一。網路上寫閱讀心得的人很多,大家總認為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。然而仔細一想,規律產出的代表性創作者其實並不多。 堅信著「唯有自律

《成為1%的創業存活者》|年營收千萬的老闆心法

閱讀心得

《成為1%的創業存活者》|年營收千萬的老闆心法

根據商業周刊,在台灣,9 成新創活不過 1 年,能活過 5 年的只有 1%。要成為這 1%,到底要克服哪些坑?年營收五千萬的貝克街蛋糕創辦人在這本書中,很平實地記錄了下來。 書中提到許多面向,包括找員工、找店面、做產品、拚行銷。在有限的篇幅中,對各個面向沒有著墨太深,但只要有講到細節的部分,都看得出來,是曾經走過的人才會知道的眉角。 我目前不是創業者,但身為一個負責新品牌事業的專案經理,正在品牌從無到有的階段中起步,因此也在書中看到了許多可以學習的地方。 這本書告訴我的,開始一個新事業時,重要的幾件事。 風險評估及行動力間的平衡點 身為大公司裡的新品牌專案經理,雖說對於書中內容有許多共鳴,但我深知自己跟作者有一個決定性的不同,就是心態。 以公司員工身分負責新品牌,每個月能固定領到薪水;然而身為創業者,只要一個決定沒做好,影響的可能就是自己,甚至員工下個月的生計。 作者王繁捷老師打磨自己心態的方式是,在做決策前先問自己,最糟糕的結果,自己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消化? 如果這個

《正面迎擊人生大魔王》|KKday 營銷長的正向人生指南

閱讀心得

《正面迎擊人生大魔王》|KKday 營銷長的正向人生指南

帶著團隊走過疫情低谷的旅遊電商龍頭 KKday 營銷長。 知名零售品牌 Timberland、Kipling 總經理。 離開職場七年的早產兒媽媽。 才二十出頭就一肩扛起家計、買房給家裡遮風避雨的孝順女兒。 很難想像,這些經歷都是出自同一個人。她是《正面迎擊人生大魔王》作者,黃昭瑛 Yuki。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我第一次認識黃昭瑛 Yuki 老師,是報名了她在商業思維學院開設的主題講座。聽完講座後,我完全被 Yuki 圈粉,開始在臉書上追蹤她。 仔細看她的臉書文章,你就會發現 Yuki 老師在待人處事方面的圓滑,以及她總是以穩重、積極的態度看待所有的困難和問題。在她眼中,似乎沒有任何事情是無法克服的困難,每個問題只是激發成長的新挑戰。 為什麼她有這麼強大的內心? 書中寫著一個個她曾經遇到的關卡,文字輕描淡寫,但光想像如果是自己遇到同樣的狀況要怎麼辦,就覺得太不容易。看完這本書,我才了解 Yuki 老師現在所抱持的想法和觀念是如何形成的,那些人生中的大魔王,醞釀出她現在正向又細膩地看待世界

《防彈筆記法》|不被瑣事、資料淹沒!簡單高效的行動導向筆記系統

閱讀心得

《防彈筆記法》|不被瑣事、資料淹沒!簡單高效的行動導向筆記系統

平常就有追蹤電腦玩物 Esor 老師的部落格,老師只要有新書出版,也都一定會放入書單。書中許多概念在平常的部落格文章中都會提及,但是從書裡可以看到更完整的流程及邏輯拆解,這次的新書《防彈筆記法》也是如此。 使用 Evernote 邁入第七年,一直都跟著 Esor 老師的分享持續調整、改善自己的數位筆記系統。然而這半年來工作事務增加,發現自己還是常漏了重要工作事項,或是開始一天工作時,有不知從哪個任務開始下手的徬徨感。另外,暫存記事本愈存愈多文章,懶得清理,結果重要的資訊也被埋在裡面。 於是我希望從《防彈筆記法》中得到一些改進數位筆記系統的方向。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可能是「子彈筆記」,那麼「防彈筆記」又是什麼呢? 防彈筆記強調的不是只列出生活中需要執行的待辦子彈 Bullet,而是進一步從專案、任務的邏輯思考,了解這個行動所需達到的目的與效益,並且集中所需參考資料,在筆記系統中一目了然地呈現應做的事、已經完成的事,以及下次可以改進的地方。 「先建構一條防彈的流程,就能反客為主,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。」

好書推薦 | 2022年最喜歡的7本書

閱讀心得

好書推薦 | 2022年最喜歡的7本書

2022 年閱讀了 23 本書,覺得今年閱讀的書,對自己在工作、生活跟待人處事的心態建立有不少幫助。從中選出我最喜歡的 7 本,與你分享。 工作:抱持成長心態,勇於接受意見 WOL大聲工作法 在網路時代,可被搜尋到的點滴足跡,都會成為他人對你的印象來源。WOL 工作法 (Working out loud),是藉由在網路上不吝分享工作及所學,使自己在那個領域被看見,甚至擁有話語權。主動建立個人形象、與相關人士連結,進而開展出更多的人生機會與可能性。 我很喜歡這本書,因為作者不只是推廣一種新工作思維,更提到執行 WOL 的具體步驟、可能會卡關的地方,並一一告訴我們可以怎麼解決。 即使你目前還不需要這樣的行動,看完這本書後,也能感受到分享的力量。過去常會遲疑:對方會不會覺得我的分享很突兀?如果他沒有回應怎麼辦?現在則練習抱持利他的心態,其實在分享當下,就已經得到能力感(有能力付出)、聯繫感(正與他人連結)的滿足! 推薦給覺得卡在目前工作上動彈不得的你。

給子彈筆記入門者的三個建議|《子彈思考整理術》

閱讀心得

給子彈筆記入門者的三個建議|《子彈思考整理術》

子彈筆記是紐約一位設計師  Ryder Carroll  所設計出的記事系統。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他,僅用一支筆、 一本空白筆記本,就大幅改善自己的專注力及生產效率。 他在著作《子彈思考整理術》中,完整公開這套筆記方式。這本書在台灣也相當熱門,我在 HyRead 電子圖書館預約這本書,大概過了一兩年,才終於輪到我借閱……而這時,也剛好是我子彈筆記入門滿一年。 這段期間,陸陸續續在網路上看了不少介紹子彈筆記的影片以及文章。即使已對整個概念有初步了解,這本創始人所寫的始祖書,仍然給了我許多啟發。 跟你分享一下三個,持續實踐子彈筆記的心態練習。 筆記前:數位?紙本?小孩子才做選擇 入門子彈筆記,最常見的疑問之一就是:我要用紙本筆記,還是電子筆記?我有些行程、資料收集已經電子化,我該如何整合? 使用紙本的我,其實是數位筆記Evernote的忠實愛好者。多年來,參考電腦玩物Esor老師的邏輯,使用專案、任務的層次來記錄工作及個人學習的事務。 那為什麼我還需要紙本子彈筆記?因為當腦海中突然有

《思考整理學》|這樣思考,人生就不一樣

閱讀心得

《思考整理學》|這樣思考,人生就不一樣

2007 年,日本岩手縣澤屋書店。不到三十歲的店員松本大介,最近有個煩惱,那就是「思考」到底是什麼?突然間,他的目光停在架上的一本書。好奇地拿起來翻閱,翻著翻著,他覺得腦海中有什麼開始清晰了起來。 如果早點遇到這本書,該有多好! 他把這句話寫成文案,向來書店的人們推薦這本書。這句話的魔力吸引了不少年輕人,後來連出版社也把這句話印在書腰上,結果在日本全國書店引爆銷售熱潮,銷量從 17 萬本激增至 50 萬本。 這本書就是思考整理學。 距離當時十五年過去了,為思考而苦惱的人應該不減反增,因此這幾年網路社群的閱讀心得中,各種筆記術、學習法、輸出法的書籍,才會討論熱度這麼高吧! 一開始以為這本思考整理學,也是在網路資訊洪流下的反思。結果看到作者外山滋比古是 1923 年出生,這本書於 1986 年出版時,真的非常驚訝!三十幾年前就醞釀出的洞見跟想法,至今來看都是相當受用的概念。 從中歸納出五個關於思考整理的小訣竅,與你分享。 抓時間,覺察自己的清醒時刻 你有觀察過自己的一天中

《正念減壓的訓練》|一個平凡上班族的冥想初學紀錄

閱讀心得

《正念減壓的訓練》|一個平凡上班族的冥想初學紀錄

看到韓劇《海岸村恰恰恰》的尹醫生因為洪班長而心煩意亂,於是開始冥想的橋段時,感受到冥想真的成為愈來愈多人的日常了!養成冥想習慣是我今年的目標之一,然而冥想初學之路並不容易。 一開始的我看到冥想似乎有不少好處,於是在網路上找了許多教學、引導音檔,執行起來卻覺得似懂非懂,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正確、也感受不到效果,最後不了了之。 直到今年初,閱讀了《正念減壓的訓練》後,我才覺得自己真正開始認識冥想。我想透過這篇文章,跟你分享我的練習動機、對我有重要啟發的幾個概念、實踐心得以及給你的小小建議。 為什麼開始冥想:這些書,都提到了冥想的好處 閱讀時,發現在談時間管理、人生心態的書中,不少本都提到冥想可以帶來的生活正面改變。我試著從中歸納以下幾個練習冥想的好處: 提升專注力,帶來更好的工作品質 電子郵件、社群媒體讓我們太習於分心跟多工,以致於專注力這件事,愈來愈需要有意識地練習。 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》提到,適當的休息,例如散步、午覺、冥想,可以帶來更好的工作品質,讓人維持顛峰表現